身為老年寵物飼主你該了解的關節炎問題
- hechunchangvet
- 2023年5月1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3年7月5日
骨關節炎為好發於老年動物的退化性關節疾病,由於退化性關節疾病的特點在於長時間慢性進程,通常症狀發生時已經嚴重的影響動物以及主人的生活品質。目前骨關節炎的治療策略包含使用口服止痛藥物、營養保健品使用、關節內藥物注射、再生醫療(如:PRP)及目前越來越被重視的"運動及物理治療"。
無論任何品種、年齡或是關節都可能出現骨關節炎,例如較小的脊椎椎體關節、掌骨關節也可能出現關節炎。多數關節炎繼發於關節不穩定、創傷及發育異常,導致關節軟骨受損後續引發骨贅形成及關節囊纖維化。一開始飼主可能只會發現狗狗變得不喜歡活動或是在運動後出現跛行,且症狀會在寒冷潮濕的天氣特別嚴重,而部分飼主會發現症狀輕微的狗狗只要經過起身運動就可以經由"熱身"減緩症狀,這是骨關節炎典型表現的狀況。
何謂"骨贅",骨贅的形成是因為骨頭或者肌腱受到長期或者反復的壓迫、摩擦或者扯,使得身體為了保護自己,逐漸在受到壓迫或者拉扯的區域增生出來一層硬質的骨頭,也可以想像成骨頭上的疤痕
關節炎發展的初期通常會對"標準"治療,如: 口服止痛藥物進行疼痛管理、減重及運動限制會有不錯的成效。但隨著疾病惡化在服用口服藥物後仍可能出現不良於行,此時物理治療的重要性就浮現了。無論在疾病的任何時期都可以介入物理治療,延緩因為關節軟骨的流失造成骨質傷害導致骨骼變形的病程,同時增進因為關節僵化及疼痛造成的關節活動度下降,關節的持續運動和生理機械負荷對維持關節健康和軟骨修復至關重要。 患者活動減少通常會導致關節周圍肌肉功能受損,因此引發惡性循環。 物理治療可以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增強肌肉力量,促進神經肌肉控制,維持其改善關節運動範圍,增加患部關節的穩定性和適應性。

留言